上周突發的青島疫情,今天終于塵埃落定。
兩個信息值得所有人關注。
一,疫情的源頭終于查明,屬于醫院的聚集性感染,沒有形成大規模擴散。
二,根據公布的數據,10月16日18時,青島市已全部完成10899145份核酸檢測,除了最開始確定的12例,全部結果為陰性,基本可以排除疫情社區傳播的風險。
在經歷了武漢10天1100萬人全員核酸檢測的先例后,青島5天完成同等人口數的檢測,14億人并不吃驚。
但是這波中國的常規操作,卻漂洋過海,在外媒頭條,齊刷刷炸了鍋。
這是什么神仙操作?
華爾街日報:在發現少數病例后,青島計劃對900萬人進行檢測;
CNN:青島計劃對900萬人口進行檢測;
路透社:青島在發現新增病例后,進行全城普檢;
BBC:青島計劃在5天內檢測900萬人;
歐洲新聞網:中國計劃在5天內對900萬人口的城市進行檢測;
事實上,他們最近頻頻陷入驚嘆模式,已經送了國人熱搜三連。
前陣子武漢大學生紛紛返校開學的時候,他們滿臉匪夷所思,什么?武漢?認真的?
十一黃金周的時候,看著中國人擠爆景區的游客照,再看看美國日增確診7萬人的數據,陷入沉思。
上周,青島疫情出現,宣布全民核酸的時候,他們徹底憋不住了。
5天,900萬,少數病例,全城......像打好了招呼一樣,大家關注點驚人地一致。
怎么可能?900萬,比許多歐洲國家的全國總人口還多。
他們的猜測不無道理,這個數字確實不太準確。
950萬只是青島的常住人口,算上161萬人的流動人口,這次的總檢測人口是1100萬。
從11號決定,12日開啟,到16日下午結束,青島提前了6小時,一共用時4天半完成全部核酸檢測,5天也是不精準的。
我說這些不是為了關注外面世界的看法,而是通過他們的反應,更客觀給圍城里的人們點個贊——
青島,乃至整個山東,真的太不容易了。
從10月11日發現3例無癥狀感染者后,當天下午,青島就做出了全市全員核酸檢測的決定。
行動快到什么程度?
青島人幾乎是看到新聞的當口,小區綠地,停車場,醫院,廣場,公園,操場......所有能利用的空地,一個接一個支起了檢測棚。
棚子,醫護人員的凳子,桌椅,各式各樣,但就是這樣,有多少拿多少,等不得。
很多地方搭得太著急了,燈都沒弄好,到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見,是居民自己拿手電筒給醫護人員照明,就這么舉了6個小時。
也就是11日當晚,很多人進入夢鄉的時候,山東省淄博、煙臺、濰坊、威海、日照五個市的7支醫療隊,210個醫護人員,已經在馳援青島的路上。
他們起得越來越早,熬得越來越晚,從清晨5點半到夜里11點半,4090個采樣點連軸轉,有一天因為檢測的居民人太多,他們直到2點半,才收工休息。
青島人的骨子里,兼具山東人的憨厚和海邊人的果決,一聲令下,拿上充電寶和馬扎,趕著去排隊了。
人多了就換個點兒,沒有地方換,就換個時間,都知道檢測是為了什么,沒有人抱怨。
動員一級一級完成,井然有序,程序清晰。
公司預約檢測。
學校集中檢測。
居民自覺檢測。
社區的人上門,挨家挨戶詢問,醫護人員隔空對著居民樓喊:嗨,大家都做完核酸檢測了嗎?
那個時候,朋友圈里都在說,青島加油。
11日23時,采樣14萬余份;
12日17時30分,103萬余份;
13日20時30時,560萬余份;
14日18時,880多萬份;
15日15時30分,1046萬份;
16日18時,10899145份,0例新增。
全球大多數國家看起來都是天方夜譚,是神話,中國青島,做到了。
事實證明,看起來最笨的全民核酸檢測,才是最有效的方式,它不放過千萬分之一的可能,一場可能發酵的疫情,青島成功扼殺在了搖籃里。
青島疫情何以輪番登上全球熱搜?
毫無疑問,中國速度再次刷新了疫情防控的天花板。
《日本時報》的解讀一針見血:“青島雷厲風行舉措,讓一些國家“笨拙”的防疫工作和官員們一直以來的借口無所遁形。”
原來疫情防控,極致之上,還有高峰。
1月23日“封城”,4月8日“解封”,武漢重啟,僅用76天。
6月11日,北京新發地突發聚集性疫情,1000多萬人配合參與核酸檢測,56天咬緊牙關努力,感染清零。
7月烏魯木齊爆發疫情,一聲令下,400萬烏魯木齊人全部自覺居家隔離。
熱鬧的街道,一夜之間,空無一人,和春節無異。
隨時隨地就全員進入戰時狀態,不用動員,整齊劃一,義務配合,這種中國式效率,太令人生畏了。
但青島疫情不同于前幾次的規模,只是出現3例感染者后,就發動全民檢測,這才是讓世界最難以置信的操作。
全球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,敢像中國一樣,為了生命,不惜一切代價,不計成本投入。
歐美多國每日新增病例數以萬計,死亡病例成千上百的增加,中國平均僅有兩位數的增長,且幾乎都是境外輸入,卻拿出了教科書級別的防疫措施。
青島全城檢測,只是試劑盒,就要10億開外的巨額花銷,為了個位數的病例,杜絕千萬分之一的可能。
沒有上限的錢,人,力,一股腦撲進去。
中國人,太狠了!
中國是個什么樣的國家,外國人不會懂,很多國人,也不盡了然于胸。
這個國度無疑是孤獨的。
從5000年前歷史的悠悠長河里啟程,同路人都半路而棄,只剩它帶著遙遠的文明,一個歷史的長者,存世至今。
和西方主流的價值觀格格不入,它艱難地秉持著自己。
常被拿來質疑,這世界人人都有寄托,可是中國人,你怎么沒有信仰?
該怎么和這群年輕的國度證明自己,這個問題可能永遠無解,直到一場疫情,中國無意中交出了一張近乎滿分的答卷。
這里的信仰,不在天上,這里的信仰,叫人命關天。
青島疫情中,兩個畫面,最讓我動容,看一次哭一次。
深夜,一頂孤獨的的帳篷下,醫護人員還是等著晚歸的人做核酸,10月青島的風有點涼,但是他們不舍得錯過任何一個人。
另一個,來自青島作家@樂小米,一個拾荒老人被請到了檢測隊伍中,他曾孤獨,他不再孤獨。
真好,生在這片土地上,沒有一個人被放棄